熙戏犀
赵元任〔近现代〕
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徙,席熙细细习洗犀。犀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惜犀嘶嘶喜袭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溪的犀牛,喜欢玩耍,席熙每天带犀出去,席熙忙着细心帮犀牛洗澡,犀牛吸着溪水喷向席熙逗他,席熙笑嘻嘻让犀牛不要闹,可是犀牛乐此不疲,就爱嬉戏。
注释
犀: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
嬉戏:游戏;玩乐。
徙:迁移。
细细:仔细。
嘶嘶:象声词。
简析
此文形象生动的描绘了一个名叫席熙的儿童与一头顽皮的犀牛在小溪边嬉戏的情景。文章以 “犀”“戏”“熙” 等字为核心,通过双声叠韵与反复回环的语言结构,形成韵律婉转的节奏感,展现出人与动物互动的趣味场景,充满民谣般的天真烂漫。
郑板桥开仓济民
《初中文言文大全》〔近现代〕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