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何处
韦庄〔唐代〕
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茏,画桡金缕, 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
青娥殿脚春妆媚,轻云里,绰约司花妓。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晚春的隋堤,不知何处飘来蒙蒙烟雨。金柳画桡,翠旗迎风,香气四溢,水光相接。
牵挽彩缆的宫女春妆娇媚,薄薄的云雾里,持花的女子美丽轻盈。江都的宫阙内,青青的淮水旁,月光映照着迷楼,留下千古愁怨。
注释
隋堤:隋炀帝开运河时沿河道所筑之堤。
画桡:彩绘的桨。代指船。
青娥殿脚: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强征民间十五、六岁的子女五百人,为其牵挽彩缆,称为殿脚女。青娥:美丽的少女。
绰约:美丽轻盈之态。
司花妓:为隋炀帝持花的女子。司:主管。
江都:隋炀帝行宫所在地。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迷楼
赏析
此词上片写隋炀帝在暮春烟雨蒙蒙之中出游,金柳画桡,翠旗迎风,水光相接的景况。下片前三句写其荒淫,后三句写“江都”现实的清冷,繁华已逝,空余宫阙楼阁。结尾只用“古今愁”三字露出贬意。《白雨斋词话》评道:“《浣花集》中,此词最有骨,苍凉。”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386篇诗文 355条名句
阴雨
白居易〔唐代〕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卖炭翁
白居易〔唐代〕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红纱 一作:红绡)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唐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 一作:竹)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都寂 一作:俱寂;但余 一作:惟余)